儒生墓
儒生墓。宋代。王齊輿。 儒生骨朽名猶在,高冢相望已亂真。只認夜深螢聚處,便應(yīng)泉下讀書人。
[宋代]:王齊輿
儒生骨朽名猶在,高冢相望已亂真。
只認夜深螢聚處,便應(yīng)泉下讀書人。
儒生骨朽名猶在,高冢相望已亂真。
隻認夜深螢聚處,便應(yīng)泉下讀書人。
唐代·王齊輿的簡介
王齊輿,字之孟,寧海城東人。自幼聰穎,文思敏捷,作文操筆立就。出身于書香門第。南宋紹興三十年(1160)進士。兄弟王恕、王章先后均及第,鄉(xiāng)里人稱為“三瑞”。初任昆山縣尉,后調(diào)於潛、崇安等地任知縣。任職期間,忠于職守,處理公務(wù)常到深夜方就寢,寒暑不易。又為當(dāng)?shù)亻_鑿水渠,可灌溉田畝萬余頃。百姓感恩戴德,立生祠以紀念。
...〔
? 王齊輿的詩(1篇) 〕
明代:
于慎行
十年南省客,半刺領(lǐng)東周。馬向雪中去,人稱洛下游。
關(guān)河三輔道,云物二陵秋。別思還蕭索,寒塘水自流。
十年南省客,半刺領(lǐng)東周。馬向雪中去,人稱洛下遊。
關(guān)河三輔道,雲(yún)物二陵秋。別思還蕭索,寒塘水自流。
近代:
龍榆生
看一枝、春色逐人來,雙臉暈潮妝。對遙山斜睇,修篁倦倚,照影寒塘。
曾是霜侵雪壓,歲月去堂堂。留得芳心在,省識東皇。
看一枝、春色逐人來,雙臉暈潮妝。對遙山斜睇,修篁倦倚,照影寒塘。
曾是霜侵雪壓,歲月去堂堂。留得芳心在,省識東皇。
:
黃榦
生平不作溫飽計,歲晚寧愁衣褐無。
一夜嬌兒啼徹曉,始知寒色已侵膚。
生平不作溫飽計,歲晚甯愁衣褐無。
一夜嬌兒啼徹曉,始知寒色已侵膚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云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復(fù)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雲(yún)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清代:
屈大均
射干才一朵,瓶小不勝花。剪似春羅碎,翩如綵蝶斜。
白頭簪不可,素手贈誰家。硯側(cè)間相映,光含一點霞。
射幹才一朵,瓶小不勝花。剪似春羅碎,翩如綵蝶斜。
白頭簪不可,素手贈誰家。硯側(cè)間相映,光含一點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