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躑躅
紫躑躅。唐代。元稹。 紫躑躅,滅紫攏裙倚山腹。文君新寡乍歸來,羞怨春風不能哭。我從相識便相憐,但是花叢不回目。去年春別湘水頭,今年夏見青山曲。迢迢遠在青山上,山高水闊難容足。愿為朝日早相暾,愿作輕風暗相觸。樂躑躅,我向通州爾幽獨。可憐今夜宿青山,何年卻向青山宿。山花漸暗月漸明,月照空山滿山綠。山空月午夜無人,何處知我顏如玉。
[唐代]:元稹
紫躑躅,滅紫攏裙倚山腹。文君新寡乍歸來,
羞怨春風不能哭。我從相識便相憐,但是花叢不回目。
去年春別湘水頭,今年夏見青山曲。迢迢遠在青山上,
山高水闊難容足。愿為朝日早相暾,愿作輕風暗相觸。
樂躑躅,我向通州爾幽獨。可憐今夜宿青山,
何年卻向青山宿。山花漸暗月漸明,月照空山滿山綠。
山空月午夜無人,何處知我顏如玉。
紫躑躅,滅紫攏裙倚山腹。文君新寡乍歸來,
羞怨春風不能哭。我從相識便相憐,但是花叢不回目。
去年春別湘水頭,今年夏見青山曲。迢迢遠在青山上,
山高水闊難容足。願為朝日早相暾,願作輕風暗相觸。
樂躑躅,我向通州爾幽獨。可憐今夜宿青山,
何年卻向青山宿。山花漸暗月漸明,月照空山滿山綠。
山空月午夜無人,何處知我顔如玉。
唐代·元稹的簡介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“元白”。
...〔
? 元稹的詩(562篇) 〕
明代:
趙完璧
揮灑憑誰共好春,青云何幸挹詩人。十分佳句凝清聽,大歷風流亦迫真。
揮灑憑誰共好春,青雲何幸挹詩人。十分佳句凝清聽,大曆風流亦迫真。
:
肅靖王
天山青控戍樓中,畫角嗚嗚咽晚空。沙磧雨頹逢箭鏃,戰場風急轉河蓬。
李陵望國臺猶在,蔡琰悲笳怨未窮。獵騎遙遙入霜霧,鸊鵜泉外夕陽紅。
天山青控戍樓中,畫角嗚嗚咽晚空。沙磧雨頹逢箭鏃,戰場風急轉河蓬。
李陵望國臺猶在,蔡琰悲笳怨未窮。獵騎遙遙入霜霧,鸊鵜泉外夕陽紅。
明代:
鄭善夫
西崦山前逢首夏,與君一笑共扁舟。已無梅花爛刺眼,賴有太湖清散愁。
晴日菰蒲鵝鸛下,遠風波浪魚龍游。酒酣忽憶鴟夷子,長日掛帆天漢流。
西崦山前逢首夏,與君一笑共扁舟。已無梅花爛刺眼,賴有太湖清散愁。
晴日菰蒲鵝鸛下,遠風波浪魚龍遊。酒酣忽憶鴟夷子,長日掛帆天漢流。
:
王洪
碧嶂丹崖瀉不停,翠微云凈轉分明。春風不散空中影,夜月偏聞樹底聲。
內苑分來瑤草合,御橋流出鳳池平。仙源信與人間別,歲歲年年長自清。
碧嶂丹崖瀉不停,翠微雲淨轉分明。春風不散空中影,夜月偏聞樹底聲。
內苑分來瑤草合,禦橋流出鳳池平。仙源信與人間別,歲歲年年長自清。
元代:
方回
昔日初聞寇,諸人早出師。焚燒寧太廣,收剿已無遺。
斧鉞何曾鈍,雷霆豈肯遲。遷延非決策,那得更狐疑。
昔日初聞寇,諸人早出師。焚燒甯太廣,收剿已無遺。
斧鉞何曾鈍,雷霆豈肯遲。遷延非決策,那得更狐疑。
清代:
孫原湘
屈指春光到畫闌,玉郎車馬上長安。歸期縱說相逢早,隔歲先愁欲別難。
夢雨愿隨行李去,淚珠偷共燭花彈。才人標格知多少,不似伊家耐細看。
屈指春光到畫闌,玉郎車馬上長安。歸期縱說相逢早,隔歲先愁欲別難。
夢雨願隨行李去,淚珠偷共燭花彈。才人標格知多少,不似伊家耐細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