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溝十六韻
御溝十六韻。唐代。吳融。 一水終南下,何年派作溝。穿城初北注,過苑卻東流。繞岸清波溢,連宮瑞氣浮。去應涵鳳沼,來必滲龍湫。激石珠爭碎,縈堤練不收。照花長樂曙,泛葉建章秋。影炫金莖表,光搖綺陌頭。旁沾畫眉府,斜入教簫樓。有雨難澄鏡,無萍易擲鉤。鼓宜堯女瑟,蕩必蔡姬舟。皋著通鳴鶴,津應接斗牛。回風還瀲瀲,和月更悠悠。淺憶觴堪泛,深思杖可投。只懷涇合慮,不帶隴分愁。自有朝宗樂,曾無潰穴憂。不勞夸大漢,清渭貫神州。
[唐代]:吳融
一水終南下,何年派作溝。穿城初北注,過苑卻東流。
繞岸清波溢,連宮瑞氣浮。去應涵鳳沼,來必滲龍湫。
激石珠爭碎,縈堤練不收。照花長樂曙,泛葉建章秋。
影炫金莖表,光搖綺陌頭。旁沾畫眉府,斜入教簫樓。
有雨難澄鏡,無萍易擲鉤。鼓宜堯女瑟,蕩必蔡姬舟。
皋著通鳴鶴,津應接斗牛。回風還瀲瀲,和月更悠悠。
淺憶觴堪泛,深思杖可投。只懷涇合慮,不帶隴分愁。
自有朝宗樂,曾無潰穴憂。不勞夸大漢,清渭貫神州。
一水終南下,何年派作溝。穿城初北注,過苑卻東流。
繞岸清波溢,連宮瑞氣浮。去應涵鳳沼,來必滲龍湫。
激石珠爭碎,縈堤練不收。照花長樂曙,泛葉建章秋。
影炫金莖表,光搖綺陌頭。旁沾畫眉府,斜入教簫樓。
有雨難澄鏡,無萍易擲鈎。鼓宜堯女瑟,蕩必蔡姬舟。
臯著通鳴鶴,津應接鬥牛。回風還瀲瀲,和月更悠悠。
淺憶觴堪泛,深思杖可投。隻懷涇合慮,不帶隴分愁。
自有朝宗樂,曾無潰穴憂。不勞誇大漢,清渭貫神州。
唐代·吳融的簡介
吳融,唐代詩人。字子華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(850),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(903),享年五十四歲。他生當晚唐后期,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、矛盾、黑暗的時代,他死后三年,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,因此,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。
...〔
? 吳融的詩(256篇) 〕
清代:
屈大均
我自三云塞,來歸百粵城。故人離別盡,邊地姓名輕。
孔雀自相妒,梅花無此情。如君是知己,應解識生平。
我自三雲塞,來歸百粵城。故人離別盡,邊地姓名輕。
孔雀自相妒,梅花無此情。如君是知己,應解識生平。
宋代:
鄭玠
身為俗吏趨行部,手藝名香祝有年。
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
身為俗吏趨行部,手藝名香祝有年。
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
:
顏峻
敬恭明祀,孝道感通。合樂維和,展禮有容。六舞肅列,九變成終。
神之來思,享茲潔衷。靈之往矣,綏我家邦。
敬恭明祀,孝道感通。合樂維和,展禮有容。六舞肅列,九變成終。
神之來思,享茲潔衷。靈之往矣,綏我家邦。
唐代:
龐蘊
行學非真道,徒勞神與軀。千里尋月影,終是枉工夫。
不悟緣聲色,當今學者疏。但看起滅處,此個是真如。
行學非真道,徒勞神與軀。千裡尋月影,終是枉工夫。
不悟緣聲色,當今學者疏。但看起滅處,此個是真如。
:
弘歷
當年階下有豐碑,持去誰將鎮石為。聞是椓人留姓氏,長繩百尺拽誠宜。
當年階下有豐碑,持去誰將鎮石為。聞是椓人留姓氏,長繩百尺拽誠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