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力小任重 |
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| 緣慳分淺 |
慳:欠缺。緣分欠缺。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|
| 四書五經 |
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| 氣充志驕 |
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| 夜深人靜 |
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| 不僧不俗 |
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
| 人心歸向 |
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| 肝膽欲碎 |
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| 孜孜以求 |
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| 百戰百勝 |
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| 兢兢戰戰 |
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| 成竹在胸 |
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| 困而不學 |
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 |
|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
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| 命與仇謀 |
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| 塵外孤標 |
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| 不治之癥 |
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| 孝子賢孫 |
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| 有血有肉 |
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| 文山會海 |
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| 珠玉之論 |
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| 倒裳索領 |
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| 文治武功 |
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| 法不阿貴 |
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| 勤學苦練 |
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| 通時合變 |
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| 刮目相看 |
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| 唯利是圖 |
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