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冠履倒置 |
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| 過五關,斬六將 |
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| 疑鄰盜斧 |
疑:懷疑;斧:斧頭。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。指不注重事實根據,對人對事胡亂猜疑。 |
| 四書五經 |
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| 外圓內方 |
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| 安安靜靜 |
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| 目不轉睛 |
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|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| 野沒遺賢 |
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| 因噎廢食 |
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| 閉關自守 |
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| 顧影弄姿 |
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| 作賊心虛 |
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光前啟后 |
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|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| 生公說法 |
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兵戎相見 |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| 足衣足食 |
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| 切樹倒根 |
比喻徹底。 |
| 二三其意 |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| 密鑼緊鼓 |
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| 坐懷不亂 |
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| 敗德辱行 |
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| 今古奇觀 |
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| 一覽無余 |
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| 形形色色 |
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| 馳魂宕魄 |
形容振撼心靈。 |
| 妖魔鬼怪 |
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