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在此一舉 |
在:在于,決定于;舉:舉動,行動。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。 |
| 阿諛奉承 |
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| 燈蛾撲火 |
比喻自己找死。 |
| 眼空一世 |
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| 空空蕩蕩 |
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| 壓歲錢 |
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| 遁世離俗 |
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| 膽如斗大 |
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| 驚心動魄 |
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| 逆來順受 |
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| 敷衍了事 |
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|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
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| 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| 凹凸不平 |
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|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
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| 恐后爭先 |
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| 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| 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| 卑鄙齷齪 |
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| 白云蒼狗 |
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| 超然絕俗 |
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| 不在話下 |
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| 心服口服 |
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| 背鄉離井 |
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| 駕輕就熟 |
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| 壯心不已 |
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壯志仍不衰減。壯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| 薪盡火滅 |
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| 陰陽怪氣 |
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