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麻痹大意 |
麻痹:一種病態;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。比喻對事物現象不經心;失去警覺;粗心大意。 |
| 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
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| 引鬼上門 |
比喻招來壞人。 |
| 風馳電掣 |
弛:快跑;掣:閃過。像風奔馳;像電閃過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閃而過。也作“風馳電赴”。 |
| 枝對葉比 |
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
| 嚴刑峻法 |
峻:嚴酷。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。 |
| 存而不議 |
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| 曉以大義 |
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| 十全大補 |
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| 算盡錙銖 |
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| 通都大邑 |
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| 萬里長城 |
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| 進銳退速 |
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| 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| 平心而論 |
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| 古里古怪 |
怪異、奇特。 |
| 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| 草滿囹圄 |
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| 意料之外 |
沒有想到的。 |
| 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| 驕傲自滿 |
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| 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| 形形色色 |
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| 縱橫四海 |
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| 藥石無效 |
藥石:藥和治病的石針。藥和石針都不見效。形容病情嚴重。 |
|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
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| 爭分奪秒 |
不放過一分一秒;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。也作“分秒必爭”。 |
| 五花八門 |
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