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萬眾一心 |
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|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
價值千金的皮衣,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積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| 從俗浮沉 |
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| 暈頭轉向 |
暈:頭腦發昏;轉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。 |
| 鑒影度形 |
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| 費盡心機 |
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| 無時無刻 |
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| 大樹將軍 |
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| 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|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
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| 揚威耀武 |
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| 有權有勢 |
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| 欺善怕惡 |
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| 眾建賢才 |
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| 心煩意亂 |
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| 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| 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| 膽大心小 |
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|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
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走過場 |
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| 形形色色 |
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| 家常便飯 |
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| 大起大落 |
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| 一棍子打死 |
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| 打開天窗說亮話 |
比喻無須規避,公開說明。 |
| 比翼鳥 |
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
| 入文出武 |
稱人兼備文武之才,入朝為文臣,出朝為將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