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食指大動 |
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。 |
| 道骨仙風 |
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神采。 |
| 空空蕩蕩 |
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| 從俗浮沉 |
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| 進本退末 |
本:根本;末:枝節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| 苦思冥想 |
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| 庖丁解牛 |
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| 倒冠落佩 |
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| 衣錦還鄉 |
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| 命與仇謀 |
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| 作賊心虛 |
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黑不溜秋 |
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| 不治之癥 |
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| 作壁上觀 |
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| 材雄德茂 |
指才德杰出。 |
| 勤學苦練 |
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| 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| 密鑼緊鼓 |
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耳聰目明 |
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| 西學東漸 |
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| 亂作一團 |
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| 始終一貫 |
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| 抗塵走俗 |
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
| 一彈指頃 |
手指一彈的時間。比喻時間極短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