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前因后果 |
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| 頤指氣使 |
頤:腮幫子;指:指揮;氣:神氣;使:指使。用腮幫子來指揮人;用神氣來支使人。 |
| 齊頭并進 |
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| 不二法門 |
不二:唯一的;法門:修行的門徑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。 |
| 鍥而不舍 |
鍥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。 |
| 零光片羽 |
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| 難以置信 |
不容易相信。 |
| 源源不斷 |
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| 學而不厭 |
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| 反治其身 |
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| 不卑不亢 |
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| 囊螢照雪 |
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| 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| 善游者溺 |
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| 兵微將寡 |
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| 大腹便便 |
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| 刻不容緩 |
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| 聰明才智 |
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| 時運亨通 |
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| 樂以忘憂 |
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|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飛蛾撲火 |
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| 有志竟成 |
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| 困獸猶斗 |
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| 茍合取容 |
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| 在此存照 |
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| 昏聵無能 |
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