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明若觀火 |
象看火那樣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|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| 眾喣山動 |
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| 棟梁之材 |
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。 |
| 拭目以待 |
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| 拋磚引玉 |
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| 毀于一旦 |
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| 冠絕一時 |
冠絕:遙遙領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,首屈一指。 |
| 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發號施令 |
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| 鬼頭鬼腦 |
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| 吉光片羽 |
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| 大開方便之門 |
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| 捫心自問 |
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| 湖光山色 |
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| 顯親揚名 |
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| 刮目相看 |
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| 戰不旋踵 |
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| 屨及劍及 |
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| 面如土色 |
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| 餓殍滿道 |
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 |
| 千里命駕 |
命駕:命人駕車。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| 絕路逢生 |
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| 善自為謀 |
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| 掛冠歸去 |
冠:帽子,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掛起來。比喻辭官回家。 |
| 強顏歡笑 |
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
| 息兵罷戰 |
兵:打仗。停止或結束戰爭。 |
| 經緯萬端 |
比喻頭緒極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