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嘴里牙多 |
謔語,指會說話 |
| 疾如旋踵 |
旋踵:轉動腳跟。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。形容變化很快。 |
| 星霜屢移 |
星霜:星辰運轉,一年循環一次,每年秋季降霜,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。表示歲月更換。 |
| 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| 丑聲遠播 |
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| 主憂臣勞 |
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| 孜孜以求 |
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| 鐵面無私 |
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| 不到黃河心不死 |
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| 生死有命 |
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| 馬牛其風 |
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| 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| 公子哥兒 |
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| 切樹倒根 |
比喻徹底。 |
| 打退堂鼓 |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| 超然絕俗 |
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有志竟成 |
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| 以夷制夷 |
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| 群山四應 |
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| 勢在必行 |
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| 意惹情牽 |
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| 小巫見大巫 |
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| 迷迷糊糊 |
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,使渾濁不清。 |
| 抗塵走俗 |
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
| 同功一體 |
指功績和地位相同。 |
| 記憶猶新 |
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| 以身作則 |
身:自身;則:準則;榜樣。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