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
一旦掌了權,就發號施令,指手畫腳。 |
| 齊頭并進 |
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| 處實效功 |
處:辦理。效:效驗,效果。功:功績,成效。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,講究功效。 |
| 九霄云外 |
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| 一干二凈 |
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| 古色古香 |
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|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
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| 供不應求 |
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| 興高采烈 |
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| 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| 經史百子 |
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| 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| 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| 羊質虎皮 |
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| 斷織勸學 |
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| 目無全牛 |
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| 材雄德茂 |
指才德杰出。 |
| 快人快語 |
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| 打退堂鼓 |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奮起直追 |
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| 離本趣末 |
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| 剛愎自用 |
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| 圓鑿方枘 |
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縱橫四海 |
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| 勢在必行 |
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| 頭上末下 |
第一次,初次。 |
| 躍躍欲試 |
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