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邇安遠(yuǎn)至 |
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(yuǎn)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| 聾者之歌 |
聾者學(xué)人唱歌,卻聽不到歌聲,無以自樂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,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。 |
| 從俗浮沉 |
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| 鬼爛神焦 |
形容火災(zāi)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| 言而無信 |
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(shù)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| 大千世界 |
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(fù)雜的世界。 |
| 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| 經(jīng)緯天地 |
經(jīng)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(jīng)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| 定國安邦 |
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(wèi)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(wěn)固。 |
| 馬牛其風(fēng) |
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(fēng)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(fēng)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(fēng)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(fēng)。’然則馬牛風(fēng)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(yuǎn)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| 斷織勸學(xué) |
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(xué)。后比喻勸勉學(xué)習(xí)。 |
| 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(rèn)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(rèn)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| 一竅不通 |
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| 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(tài)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忙不擇價 |
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| 綠林強盜 |
指山林的強盜。 |
| 通時合變 |
同“通權(quán)達變”。 |
| 故態(tài)復(fù)萌 |
老樣子又重新恢復(fù)。指原來的舊習(xí)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|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
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| 敗德辱行 |
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| 千真萬確 |
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| 狂風(fēng)暴雨 |
大風(fēng)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| 叫苦不迭 |
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| 空手套白狼 |
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| 紛紅駭綠 |
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(fēng)擺動。 |
| 搬弄是非 |
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| 服氣吞露 |
服氣:導(dǎo)引之術(shù)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(shù)。 |
| 出神入化 |
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極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進入化境。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