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繩之以法 |
繩:準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繩;給予制裁。 |
|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
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| 章甫薦履 |
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| 有膽有識 |
既有膽量又有見識。 |
| 舉世混濁 |
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| 長命富貴 |
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| 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
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| 香草美人 |
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| 意氣風發 |
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| 遁世離俗 |
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| 有去無回 |
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| 安于現狀 |
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| 空口無憑 |
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| 萬無一失 |
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| 下臨無地 |
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| 安步當車 |
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| 室徒四壁 |
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| 罄竹難書 |
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| 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| 散帶衡門 |
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| 偶語棄市 |
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| 圖窮匕見 |
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| 呼風喚雨 |
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| 赤膽忠心 |
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| 窮愁潦倒 |
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
| 空手套白狼 |
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| 走過場 |
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| 轟轟烈烈 |
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