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經(jīng)明行修 |
舊指通曉經(jīng)學,品行端正。 |
| 歌鶯舞燕 |
歌聲宛轉(zhuǎn)如黃鶯,舞姿輕盈如飛燕。亦形容景色宜人,形勢大好。 |
| 望塵莫及 |
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| 斗方名士 |
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雅的人。 |
| 患難與共 |
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(huán)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| 德容言功 |
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| 目不轉(zhuǎn)睛 |
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(zhuǎn)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| 一文不名 |
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| 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| 不費吹灰之力 |
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| 百無一是 |
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| 大千世界 |
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| 結(jié)駟連騎 |
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| 節(jié)哀順變 |
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| 詐奸不及 |
猶言十分奸詐。 |
| 逆來順受 |
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| 婆婆媽媽 |
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| 羽旄之美 |
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| 面有難色 |
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| 打情賣笑 |
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(diào)情。 |
| 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(guī)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| 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(tài)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手不釋書 |
猶手不釋卷。 |
| 會少離多 |
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| 氣味相投 |
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| 洗耳恭聽 |
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| 壯心不已 |
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壯志仍不衰減。壯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| 圓鑿方枘 |
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