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初出茅廬 |
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驗。 |
| 放牛歸馬 |
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| 白費心機 |
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| 狐死首丘 |
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死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。 |
| 回光反照 |
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。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。 |
| 曉以大義 |
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| 旁征博引 |
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| 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| 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| 壽元無量 |
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| 兢兢戰戰 |
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| 骨肉之親 |
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| 螓首蛾眉 |
螓:蟬的一種。螓首:額廣而方;蛾眉:眉細而長。寬寬的額頭,彎彎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 |
| 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|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
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| 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| 公子哥兒 |
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| 綿里藏針 |
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| 足衣足食 |
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汲汲顧影 |
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|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
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| 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為虎作倀 |
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| 蕩然無余 |
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| 臉黃肌瘦 |
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| 亂作一團 |
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