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分道揚鑣 |
道:路;鑣:馬嚼子;借指為馬;揚鑣:驅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 |
| 手舞足蹈 |
蹈:跳動。兩手舞動;兩只腳也跳起來。形容高興到了極點。 |
| 名山大川 |
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| 吉星高照 |
吉星:指福、祿、壽三星;古人以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臨。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。 |
| 齊頭并進 |
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| 羅掘一空 |
羅:用網捕鳥;掘: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。用盡一切辦法,搜括財物殫盡。 |
|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| 四書五經 |
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| 如臂使指 |
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| 費盡心機 |
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| 臨危受命 |
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|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
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| 時易世變 |
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| 唯物主義 |
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| 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| 鬼鬼祟祟 |
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| 令人滿意 |
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| 煢煢孑立 |
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| 令人作嘔 |
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| 閑情逸致 |
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| 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古里古怪 |
怪異、奇特。 |
| 平地一聲雷 |
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| 金口木舌 |
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| 取之不盡 |
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| 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| 束身受命 |
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| 面授機宜 |
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