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回心轉意 |
回、轉:掉轉、扭轉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慮;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。 |
| 有膽有識 |
既有膽量又有見識。 |
| 起兵動眾 |
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| 大惑不解 |
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| 烏合之眾 |
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| 斗唇合舌 |
猶言耍嘴皮子,賣弄口才。 |
| 算盡錙銖 |
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| 自食其果 |
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| 救經引足 |
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| 雞胸龜背 |
凸胸駝背。 |
| 水中撈月 |
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| 吳下阿蒙 |
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| 煢煢孑立 |
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| 奇貨可居 |
奇貨:珍奇的貨物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物;以備高價售出。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 |
| 動魄驚心 |
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| 分工合作 |
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| 公子哥兒 |
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| 男大當婚 |
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| 欺人自欺 |
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| 耳聰目明 |
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| 竹籃打水一場空 |
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| 臉黃肌瘦 |
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| 師嚴道尊 |
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| 罵罵咧咧 |
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| 首尾兩端 |
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| 妨功害能 |
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