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無所有 |
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| 聾者之歌 |
聾者學人唱歌,卻聽不到歌聲,無以自樂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,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。 |
| 假公濟私 |
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| 齊頭并進 |
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| 黃臺之瓜 |
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| 心灰意冷 |
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| 學而時習之 |
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| 天之驕子 |
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| 屈指一算 |
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
| 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| 取而代之 |
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| 以毒攻毒 |
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| 樹欲靜而風不止 |
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| 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| 粉墨登場 |
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| 空腹高心 |
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| 滿面春風 |
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| 圓鑿方枘 |
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| 為虎作倀 |
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| 閉門讀書 |
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
| 息息相關 |
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| 湖海飄零 |
飄零:飄泊。居無定所,四處飄泊。 |
| 亂作一團 |
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| 報讎雪恨 |
報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。參見“報仇雪恨”。 |
| 一清二楚 |
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
| 不好意思 |
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。②害羞;難為情。 |
| 貌合神離 |
貌:外表;神:內心。指外表上一致;內心里不一樣。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;而實際上各懷心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