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音信杳無 |
沒有一點消息。 |
| 快馬加鞭 |
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| 一塌糊涂 |
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| 繩鋸木斷 |
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| 頓挫抑揚 |
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| 萬里長城 |
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| 一哄而起 |
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| 路無拾遺 |
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| 反面無情 |
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| 歸馬放牛 |
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| 偃旗息鼓 |
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| 偶一為之 |
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| 儉以養德 |
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| 著手成春 |
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| 白首之心 |
老年時的壯志。 |
| 安身立命 |
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| 人面狗心 |
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| 性命攸關 |
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| 義不容辭 |
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| 前赴后繼 |
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|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
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| 哀兵必勝 |
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| 頭上末下 |
第一次,初次。 |
| 彌留之際 |
彌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;際:時候。病危將死的時候。 |
| 除惡務本 |
鏟除惡勢力,必須杜絕根本。 |
| 牛頭不對馬嘴 |
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 |
| 抗塵走俗 |
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
| 恩重如山 |
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;形容恩義極為深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