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登大雅之堂 |
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藝作品)。 |
| 青天霹靂 |
霹靂:響雷。晴天打響雷。比喻突然發生意外的,令人震驚的事件。 |
|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
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| 離經辨志 |
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| 人面獸心 |
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| 疑鄰盜斧 |
疑:懷疑;斧:斧頭。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。指不注重事實根據,對人對事胡亂猜疑。 |
| 綽有余裕 |
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| 當仁不讓 |
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| 鑿壁借光 |
鑿:挖。在墻上鑿一小孔,借鄰居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家貧刻苦讀書。 |
| 舊地重游 |
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。 |
| 喜新厭舊 |
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| 學而不厭 |
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| 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酒后茶余 |
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| 走南闖北 |
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| 纏綿悱惻 |
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| 分路揚鑣 |
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| 常年累月 |
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|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| 將伯之呼 |
指求人幫助。 |
| 珠玉之論 |
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| 事與愿違 |
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| 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|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
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| 饑不擇食 |
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| 萬變不離其宗 |
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| 慮周藻密 |
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| 閉門讀書 |
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