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鬼哭神嚎 |
號:哭。形容大聲哭叫,聲音凄厲。 |
| 綠林大盜 |
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| 亭亭玉立 |
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。亭亭:高聳直立的樣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麗。 |
|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 |
飽:吃足;終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飽飽的,什么事也不干。 |
| 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
指為官聲名很壞,任憑人們笑罵,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。 |
| 以小見大 |
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| 樂道好古 |
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 |
| 十全大補 |
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| 顧影弄姿 |
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| 紛亂如麻 |
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| 生死有命 |
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| 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| 無關緊要 |
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| 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| 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| 取之不盡 |
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| 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| 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| 唯利是圖 |
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| 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| 屨及劍及 |
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| 魂飛天外 |
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| 空手套白狼 |
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| 止戈興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| 精兵強將 |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。 |
| 踉踉蹌蹌 |
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
| 倒載干戈 |
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| 振聾發聵 |
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