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命根子 |
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。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。 |
| 一軌同風 |
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| 一塌糊涂 |
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| 當仁不讓 |
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| 敏而好學 |
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|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
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| 半吊子 |
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| 萬馬奔騰 |
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| 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| 紛亂如麻 |
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| 雞胸龜背 |
凸胸駝背。 |
| 罄竹難書 |
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|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|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
|
| 令人作嘔 |
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| 風聲鶴唳 |
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| 叫苦連天 |
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| 學而優則仕 |
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| 勤學苦練 |
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| 人面狗心 |
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| 無影無蹤 |
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| 背鄉離井 |
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| 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| 黃鐘毀棄 |
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| 叫苦不迭 |
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| 圓鑿方枘 |
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諸如此類 |
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| 扣人心弦 |
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