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甕中之鱉 |
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| 斗方名士 |
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(fēng)雅的人。 |
| 枝對葉比 |
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
| 高步闊視 |
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| 故步不離 |
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(xiàn)狀,不求上進。 |
| 飲水思源 |
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| 倒冠落佩 |
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| 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| 指天誓日 |
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(fā)誓。表示態(tài)度堅定或忠誠。 |
| 離弦走板 |
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| 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(nèi)心。外表和內(nèi)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(nèi)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
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(zhàn)或競技的雙方本領(lǐng)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| 罪上加罪 |
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| 抱恨黃泉 |
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| 生公說法 |
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異寶奇珍 |
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| 文治武功 |
政績和戰(zhàn)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| 便還就孤 |
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| 將功折罪 |
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| 饑不擇食 |
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| 裊裊婷婷 |
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(tài)柔美。 |
| 性命攸關(guān) |
攸:所。形容事關(guān)重大,非常緊要 |
| 足不出門 |
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| 薪盡火滅 |
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| 無計可施 |
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| 餓殍遍野 |
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(zāi)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
| 罵罵咧咧 |
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