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無所有 |
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| 懸而未決 |
一直拖在那里,沒有得到解決。 |
| 挺身而出 |
形容遇到危難時;勇敢地站出來;擔當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 |
| 林下風致 |
同“林下風氣”。 |
| 謳功頌德 |
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| 力小任重 |
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| 令人神往 |
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羨慕。 |
| 活蹦亂跳 |
歡蹦亂跳。 |
| 無時無刻 |
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| 成竹在胸 |
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| 危急關頭 |
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| 風俗人情 |
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| 海底撈月 |
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| 形影相吊 |
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| 胡子拉碴 |
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| 粉墨登場 |
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| 手不釋書 |
猶手不釋卷。 |
| 似是而非 |
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| 孜孜不倦 |
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| 草滿囹圄 |
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| 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| 以夷制夷 |
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| 轉彎磨角 |
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| 扯旗放炮 |
比喻公開張揚。 |
| 小巫見大巫 |
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| 煙消云散 |
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| 勿謂言之不預 |
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,表示事前已講明白。 |
| 死胡同 |
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絕境、絕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