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變幻無常 |
變幻:不規則的變化;常:常規。事物經常變化;沒有一定規律。又作“變化無常”。 |
| 照單全收 |
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。 |
| 薪貴于桂 |
薪:柴草;桂:桂木。形容物價飛漲。 |
| 食不充口 |
見“食不餬口”。 |
| 從俗浮沉 |
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| 謳功頌德 |
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|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| 一塌糊涂 |
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| 天涯海角 |
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| 無法無天 |
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| 爭先恐后 |
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| 言而無信 |
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| 通都大邑 |
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| 親上成親 |
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| 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| 昂藏七尺 |
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| 氣象萬千 |
氣象:景象;萬千:泛指極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。 |
| 己溺己饑 |
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| 作賊心虛 |
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連珠炮 |
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| 粗制濫造 |
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| 狹路相逢 |
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| 鉆木取火 |
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| 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| 口墜天花 |
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| 安閑自得 |
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| 安身立命 |
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| 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