懸門抉目
懸門抉目 (懸門抉目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xuán mén jué mù,懸門抉目是貶義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xuán mén jué mù
怎么讀
注音ㄒㄨㄢˊ ㄇㄣˊ ㄐㄩㄝˊ ㄇㄨˋˊ
繁體懸門抉目
出處春秋時,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,夫差聽信讒言,不從忠告,反賜之劍命自殺。伍員臨死,曰:“樹吾墓上以梓,令可為器。抉吾眼置之吳東門,以觀越之滅吳也。”見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。
例子柳亞子《痛哭》:“從此中原涂炭矣,懸門抉目我何心。”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抉目懸門
※ 成語懸門抉目的拼音、懸門抉目怎么讀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| 用心竭力 | 用盡心計和力量。 |
| 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| 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| 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| 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| 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| 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| 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| 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| 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| 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| 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| 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| 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|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| 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| 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| 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| 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|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| 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| 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| 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| 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| 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| 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