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勤儉節約 |
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。 |
| 居功自滿 |
居功:自恃有功;滿:滿足。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。 |
| 掉舌鼓唇 |
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| 翩翩起舞 |
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。 |
| 胸有成竹 |
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| 人心歸向 |
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| 一干二凈 |
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|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| 狹路相逢 |
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| 百步穿楊 |
百步:一百步以外;楊:指楊樹的葉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嫻熟。 |
| 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
比喻禮物雖然微薄,卻情誼深重。 |
| 新官上任三把火 |
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|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
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| 結纓伏劍 |
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| 形影相隨 |
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|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| 祝哽祝噎 |
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| 鷸蚌相爭 |
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| 伸手不見五指 |
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| 臨危授命 |
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。 |
| 師嚴道尊 |
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|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
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| 意惹情牽 |
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| 見所不見 |
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
| 久假不歸 |
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 |
| 拔毛連茹 |
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| 入文出武 |
稱人兼備文武之才,入朝為文臣,出朝為將帥。 |
| 豈有此理 |
豈:哪里。哪里有這樣的道理。指極為荒謬;決無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