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齊頭并進 |
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|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 |
富:有錢;貴:地位高;淫:惑亂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,不因武力或權勢而脅迫屈服。 |
|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| 主憂臣勞 |
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| 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遠大。 |
| 舉善薦賢 |
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| 壞法亂紀 |
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| 皮開肉綻 |
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| 驚心動魄 |
原指作品文辭優(yōu)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| 流離顛沛 |
由于災荒或戰(zhàn)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| 不卑不亢 |
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| 通都大邑 |
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| 作賊心虛 |
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有目共睹 |
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| 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| 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一鼓作氣 |
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(zhàn)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(zhàn)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| 一條龍 |
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(xù)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(huán)節(jié)上的相關聯(lián)的連續(xù)。 |
| 一竅不通 |
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| 散帶衡門 |
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| 卑鄙齷齪 |
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| 空腹高心 |
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| 綠林強盜 |
指山林的強盜。 |
| 祝哽祝噎 |
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(yǎng)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| 精明強干 |
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| 足不出門 |
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| 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| 耳聰目明 |
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