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|
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| 畏縮不前 |
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| 一夕一朝 |
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| 居重馭輕 |
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。 |
| 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
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| 一擁而上 |
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| 先聲奪人 |
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| 奇才異能 |
奇:少見的;異:特別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| 頓挫抑揚 |
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| 野沒遺賢 |
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| 廢書而嘆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| 懸石程書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| 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| 口墜天花 |
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| 超然物外 |
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| 善善惡惡 |
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| 清風勁節 |
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| 笑貌聲音 |
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| 運籌帷幄 |
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| 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| 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| 落落寡合 |
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| 精明強干 |
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| 足不出門 |
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| 過甚其詞 |
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| 避俗趨新 |
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淺見薄識 |
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