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 |
指別人已有進步,當另眼相看。 |
| 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| 滿腹經綸 |
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 |
| 多謀善慮 |
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| 燕雀安知鴻鵠志 |
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| 發號施令 |
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| 信以為真 |
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| 室徒四壁 |
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| 十惡不赦 |
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| 共商國是 |
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| 異寶奇珍 |
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| 舉直錯枉 |
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| 錯落有致 |
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| 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| 有求必應 |
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| 天下第一 |
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| 橫七豎八 |
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| 生知安行 |
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| 綠林強盜 |
指山林的強盜。 |
| 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
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| 別有用心 |
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| 走過場 |
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| 無所畏懼 |
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| 息息相關 |
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| 驚心悼膽 |
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| 致知格物 |
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| 倒懸之急 |
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
| 母夜叉 |
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