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鬼哭神嚎 |
號:哭。形容大聲哭叫,聲音凄厲。 |
| 歌鶯舞燕 |
歌聲宛轉如黃鶯,舞姿輕盈如飛燕。亦形容景色宜人,形勢大好。 |
| 輕而易舉 |
輕:輕松;舉:向上托。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。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。 |
| 鬼怕惡人 |
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。 |
| 不驕不躁 |
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| 男女授受不親 |
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| 人心歸向 |
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| 空谷傳聲 |
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| 大樹將軍 |
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| 見危致命 |
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| 自命不凡 |
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| 水中撈月 |
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| 樹欲靜而風不止 |
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| 胡子拉碴 |
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| 將奪固與 |
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面有難色 |
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| 皮笑肉不笑 |
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| 凡夫俗子 |
泛指平庸的人。 |
| 切樹倒根 |
比喻徹底。 |
| 笑貌聲音 |
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| 愛毛反裘 |
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| 心服口服 |
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| 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| 雅俗共賞 |
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| 似曾相識 |
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| 驕傲自滿 |
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| 屨及劍及 |
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| 以夷制夷 |
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