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墨守成規 |
墨守: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;故稱善守為“墨守”;后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;成規:現成地規矩、制度。固執守舊;死報著老規矩不放;不思改革進取。 |
| 血氣方剛 |
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。血氣:指精力;方:正;剛:旺盛。 |
| 床上安床 |
比喻不必要的重疊。 |
| 上下其手 |
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| 形影相顧 |
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| 如履薄冰 |
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| 蠢蠢欲動 |
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| 楊柳依依 |
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 |
| 辭簡意足 |
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| 神出鬼入 |
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| 玉卮無當 |
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| 朝令夕改 |
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| 目不忍見 |
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| 懸崖勒馬 |
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| 反治其身 |
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| 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| 心急如焚 |
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| 困而不學 |
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 |
| 敷衍了事 |
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| 視死如歸 |
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| 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| 異途同歸 |
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| 十惡不赦 |
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| 生公說法 |
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事與愿違 |
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|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
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| 斗南一人 |
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| 生知安行 |
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