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聾者之歌 |
聾者學人唱歌,卻聽不到歌聲,無以自樂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,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。 |
| 斷斷續續 |
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| 和風細雨 |
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象;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| 爭先恐后 |
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| 鴻鵠將至 |
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 |
| 萬無一失 |
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| 官僚主義 |
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| 本末倒置 |
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| 漫不經心 |
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| 孝子賢孫 |
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| 有血有肉 |
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| 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峨峨洋洋 |
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恐后爭先 |
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| 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| 金口木舌 |
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| 迷離惝恍 |
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| 唯利是圖 |
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| 圓鑿方枘 |
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屨及劍及 |
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| 馳魂宕魄 |
形容振撼心靈。 |
| 天相吉人 |
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
| 過五關斬六將 |
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| 一時無兩 |
無兩:沒有第二個。即沒有可以相比的。 |
| 指手畫腳 |
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。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
| 豈有此理 |
豈:哪里。哪里有這樣的道理。指極為荒謬;決無道理。 |
| 老氣橫秋 |
老氣:老年的氣概;橫秋:橫亙秋空。形容神態老練嚴肅。也形容為人死板;缺乏朝氣。 |
| 條入葉貫 |
比喻深入精微,融會貫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