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阿諛奉承 |
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| 燈蛾撲火 |
比喻自己找死。 |
| 經史子集 |
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| 過五關,斬六將 |
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| 窮鄉僻壤 |
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| 暮史朝經 |
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| 秣馬厲兵 |
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| 孜孜以求 |
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| 平淡無奇 |
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| 功成名就 |
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| 列風淫雨 |
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| 萬無一失 |
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| 紛亂如麻 |
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| 禍國誤民 |
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| 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| 死不開口 |
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| 興高采烈 |
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| 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
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| 共為唇齒 |
比喻互相輔助。 |
| 捫心自問 |
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|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
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| 斗南一人 |
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| 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| 別有用心 |
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|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
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| 反戈一擊 |
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| 揮戈反日 |
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