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止戈為武 |
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 |
| 李代桃僵 |
僵:枯死。李樹代替桃樹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。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。 |
| 阿諛奉承 |
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| 超俗絕世 |
謂超出世俗,無人可比。 |
| 不辱使命 |
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| 反求諸己 |
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| 人面獸心 |
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| 余波未平 |
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| 算無遺策 |
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| 天之驕子 |
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| 兵無常勢 |
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| 言而無信 |
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| 極重不反 |
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| 沒里沒外 |
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| 惹事生非 |
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| 多情善感 |
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| 路無拾遺 |
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| 語不驚人 |
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| 識字知書 |
謂有文化知識。 |
| 語重心長 |
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| 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| 新官上任三把火 |
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| 大腹便便 |
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| 風聲鶴唳 |
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| 湖光山色 |
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| 受益匪淺 |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| 清風勁節 |
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