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服牛乘馬 |
役使牛馬駕車。 |
| 胸無大志 |
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| 安內攘外 |
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|
| 默不做聲 |
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| 眾喣山動 |
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| 樂道好古 |
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 |
| 學而時習之 |
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| 旁征博引 |
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| 以身試法 |
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| 快心滿志 |
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| 親上成親 |
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| 一場空 |
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| 絆腳石 |
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| 國泰民安 |
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| 欺善怕惡 |
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| 不置可否 |
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| 樹欲靜而風不止 |
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| 口墜天花 |
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| 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| 羊質虎皮 |
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| 升官發財 |
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| 勤學苦練 |
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| 胡支扯葉 |
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| 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| 滿面春風 |
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| 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
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| 霜露之悲 |
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| 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