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假公濟私 |
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| 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
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| 陳言務去 |
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| 喟然長嘆 |
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| 口快心直 |
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| 驚心動魄 |
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| 愛才如渴 |
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| 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兢兢戰戰 |
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| 廢書而嘆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| 到此為止 |
以這里為界限。 |
| 一哄而起 |
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| 安眉帶眼 |
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| 雞胸龜背 |
凸胸駝背。 |
| 戰天斗地 |
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| 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| 凹凸不平 |
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| 通俗易懂 |
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| 安閑自得 |
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| 似是而非 |
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| 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| 天網恢恢 |
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| 踵武前賢 |
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| 不可告人 |
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| 淺見薄識 |
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| 止戈興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| 紛紅駭綠 |
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。 |
| 湖海飄零 |
飄零:飄泊。居無定所,四處飄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