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從俗浮沉 |
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| 婦人醇酒 |
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| 河魚腹疾 |
指腹瀉。 |
| 言而無信 |
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| 投石問路 |
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| 經緯天下 |
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| 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| 萬馬奔騰 |
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| 昂藏七尺 |
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| 囚首垢面 |
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| 死對頭 |
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| 遺世絕俗 |
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| 皮笑肉不笑 |
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| 手不釋書 |
猶手不釋卷。 |
| 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| 逢人說項 |
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| 主人翁 |
當家作主的人。 |
| 蕩然無余 |
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| 形形色色 |
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| 面授機宜 |
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| 爭分奪秒 |
不放過一分一秒;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。也作“分秒必爭”。 |
| 力屈道窮 |
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| 除惡務本 |
鏟除惡勢力,必須杜絕根本。 |
| 飽學之士 |
飽學:學識淵博。指學識淵博的人。 |
| 留戀不舍 |
依戀著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。 |
| 鉅學鴻生 |
學識淵博的人。 |
| 置之度外 |
放在考慮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計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
| 聞所不聞 |
聽到從未聽到過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