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憂喜交集 |
|
|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
比喻機會難得,機不可失。 |
| 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
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| 說雨談云 |
雨、云:男女歡合。談論男女歡合之事。 |
| 綽有余裕 |
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| 大惑不解 |
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| 窮家富路 |
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| 朝令夕改 |
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| 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| 極重不反 |
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| 沒里沒外 |
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|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| 骨肉之親 |
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| 拔茅連茹 |
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| 飯囊酒甕 |
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| 新官上任三把火 |
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|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
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| 休戚是同 |
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|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
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| 愛毛反裘 |
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| 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止戈興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| 土生土長 |
當地生長的。 |
| 他山之石 |
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| 無惡不作 |
惡:壞事。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。指干盡了壞事。 |
| 勿謂言之不預 |
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,表示事前已講明白。 |
| 阿嬌金屋 |
阿嬌: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(館陶公主又稱“長公主”劉嫖)的女兒。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。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。 |
| 角巾東路 |
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