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馬識途 |
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| 起兵動眾 |
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| 當機立斷 |
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| 仁義道德 |
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| 供不應求 |
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| 安眉帶眼 |
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| 夷為平地 |
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| 自命不凡 |
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| 滿招損,謙受益 |
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| 國泰民安 |
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| 飯囊酒甕 |
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| 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| 材雄德茂 |
指才德杰出。 |
| 善善惡惡 |
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| 地丑德齊 |
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| 過門不入 |
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 |
| 奮起直追 |
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| 刮目相看 |
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| 魂飛天外 |
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| 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| 土生土長 |
當地生長的。 |
| 大勢所趨 |
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|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
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|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 |
鮑魚:咸魚;肆:店鋪。如同進入咸魚店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。 |
| 金蟬脫殼 |
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| 煙消云散 |
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| 神經過敏 |
①癥狀名。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,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。②泛指多疑,好大驚小怪。 |
| 風卷殘云 |
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