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里巴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下里:鄉里;巴:古國名,在今川東一帶。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。
例子下里巴音的說法很少見
基礎信息
拼音xià lǐ bā yīn
注音ㄒ一ㄚˋ ㄌ一ˇ ㄅㄚ 一ㄣ
感情下里巴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通俗藝術。
近義詞下里巴人、巴人下里
英語the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,斬六將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勿謂言之不預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※ 下里巴音的意思解釋、下里巴音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| 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| 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| 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| 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| 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| 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| 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| 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| 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| 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| 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| 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| 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| 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| 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| 牛頭不對馬嘴 |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 |
| 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進入圣賢境界。后來多指學術、技藝、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。 |
| 二缶鐘惑 | 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| 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
| 專心致志 | 心里很專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極盡;志:心意;志趣。 |
| 黃卷幼婦 | “絕妙”二字的隱語。 |
| 合從連衡 | 從:通“縱”;衡:通“橫”。指聯合抗敵。 |
| 泥塑木雕 | 用泥土塑造、木頭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。 |
| 舉一廢百 | 舉:提出;廢:棄。提出一點,廢棄許多。指認識片面。 |
| 旗開得勝 | 形容戰斗順利;一出兵就取得了勝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