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民于水火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把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。
出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 “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殘而已矣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7回:“若二位兄長皆救民于水火,出去謀為一番,弟現有千余人,屯扎在高雞泊,專望駕臨動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
注音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
繁體捄民于水火
感情救民于水火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形容災難深重。
近義詞救民水火
英語lift the masses from wo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(意思解釋)
- 一時一刻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普天同慶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※ 救民于水火的意思解釋、救民于水火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| 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| 回心轉意 | 回、轉:掉轉、扭轉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慮;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。 |
| 眼空一世 |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| 卬首信眉 |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氣昂揚,不隨波逐流。 |
| 防患于未然 | 患:災禍;未然:沒有這樣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。 |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| 雪兆豐年 |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。 |
| 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| 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| 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|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| 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| 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| 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| 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| 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| 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| 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| 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| 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| 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| 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| 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| 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| 過門不入 |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 |
| 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| 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