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í rì yī shuǐ,wǔ rì yī shí
基本解釋比喻作畫構思精密,不輕易下筆。
出處唐·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:“十日畫一水,五日畫一石,能事不受相促迫,王宰始肯留真跡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浪跡江湖 |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跡江湖。” |
| 一軌同風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天下。” |
| 噓寒問暖 | 冰心《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》:“孩子們安靜聽話,太太笑臉相迎,噓寒問暖。” |
| 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| 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聲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| 臨危受命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” |
| 貧賤不能移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| 土木形骸 | 《晉書 嵇康傳》:“身長七尺八寸,美詞氣,有風儀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飾。” |
| 不得而知 | 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 |
| 雨散風流 | 清·方文《送錢而介歸攜李》詩:“余年二十游嘉禾,禾中好友良獨多……可憐一別十三載,雨散風流竟安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