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編殘簡的成語故事

拼音duàn biān cán jiǎn
基本解釋編:穿簡的細長皮條;簡: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。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。
出處宋·黃庭堅《讀書呈幾復》:“身入群經作蠹魚,斷編殘簡伴閑居?!?/p>
暫未找到成語斷編殘簡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斷編殘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草木知威 | 《新唐書 張萬福傳》:“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。” |
| 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 | 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與君離別意;同是宦游人。海內存知己;天涯若比鄰?!?/td> |
| 力小任重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” |
| 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?!?/td> |
| 居重馭輕 | 宋·俞文豹《吹劍錄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漢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親歷行陣,習知武事,知居重馭輕之勢。” |
| 難以置信 | 馬克·吐溫《競選州長》:“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,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。” |
| 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?!?/td> |
| 明爭暗斗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?!?/td> |
| 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當簡明扼要?!?/td> |
| 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