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用裕民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é yòng yù mín
基本解釋節約用度,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。
出處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節用裕民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節用裕民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血氣方剛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斗。” |
| 金戈鐵馬 | 《新五代史 李襲吉傳》:“金戈鐵馬,蹂踐于明時。” |
| 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我既這等苦苦相問,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,怎么問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| 用智鋪謀 | 明·無名氏《暗度陳倉》第二折:“韓元帥率領軍卒,驅將校用智鋪謀。” |
| 殺雞取卵 | 希臘《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》: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,從而一下子發大財,結果卻一無所得 |
| 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當簡明扼要。” |
| 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
| 反治其身 | |
| 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
| 敲詐勒索 |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為非作歹,敲詐勒索,無惡不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