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者善墜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í zhě shàn zhuì
基本解釋常騎馬的人總難免掉下馬背。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敗。
騎者善墜的典故
春秋時期,吳王夫差滅掉越國之后更加得意忘形,他特別喜歡太宰伯憘拍馬屁,大修姑蘇臺,殺了太師伍子胥,整天玩樂。一次叫術士公孫圣解夢,公孫圣說:“經常騎馬的人往往會跌下來,大王不可好戰。”夫差不聽勸阻,反而殺了他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騎者善墜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默默無聞 | 明 李楨《剪燈余話》:“而使之昧昧無聞,安得不飲恨于九泉,抱痛于百世哉?” |
| 天旋地轉 | 唐 元稹《望云雅馬歌》:“天旋地轉日再中,天子卻坐明光宮。” |
| 疚心疾首 | 唐 崔鍔《內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》:“以嗣子奉命雞林,三歲然復,疚心疾首,亦時禮念,冥期佑助。” |
| 名山大川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。” |
| 驕生慣養 |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,大半身體柔弱,時膺疾病。” |
| 自怨自艾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于桐處仁遷義。” |
| 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 |
| 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。” |
| 令人神往 | 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》:“今著述湮沒,悵望當時蹈海之風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 |
| 勢力之交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張耳陳余傳贊》:“勢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