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畫無鹽的成語故事

拼音kè huà wú yán
基本解釋古代傳說中的丑女。精細地描繪無鹽;把丑婦當作美人。
出處《晉書 周顗傳》:“庚亮嘗謂顗曰:‘諸人咸以君方樂廣?!壴唬骸文丝坍嫙o鹽,唐突西施也?!?/p>
戰國時代,在齊國無鹽那個地方(今山東省東平縣東),有一位女子,姓鐘離,名春,容貌長得特別丑陋,多次選擇丈夫,都沒有成功。四十歲時,她去見齊宣王,向齊宣王指出了齊國當時的一些問題,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。齊宣王敬佩他的才能,便娶她為王后,封她為“無鹽君”。 后來,人們就把“無鹽”作為丑女的代稱,如同把“西施”作為美女的代稱一樣。無鹽和西施,一個極丑,一個極美,簡直無法相比!如果竟把她們兩人相提并論,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,把美的貶的太低了。 《晉書·周顗(yǐ)傳》載:周顗,字伯仁,晉元帝時,歷任“尚書左仆射”,朝中官宦認為他為人高潔,把他比做樂(yuè)廣。樂廣是當時被人們認為高潔的人物,有“樂翁冰清”的贊語。但是周顗卻認為樂廣根本不能與他相比,因此,當庾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,他并不高興,說道:“何乃刻畫無鹽,唐突西施也!”以丑比美,比得不恰當,而且因此褻瀆了美好的人物,就叫做“刻畫無鹽,唐突西施”
刻畫無鹽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刻畫無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進種善群 | 清·張鶴齡《法人篇》:“且變法之后,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,此進種善群之公例,而其效有操券決也。” |
| 龍飛鳳舞 | 宋 蘇軾《表忠觀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龍飛鳳舞,萃于臨安。” |
| 亭亭玉立 | 《北齊書 徐之才傳》:“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變成一美婦人,去地數丈,亭亭而立?!?/td> |
|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元·許名奎《忍經》:“堯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| 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?!?/td> |
| 掃地出門 |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。要是清白掃地出門,總得兩千兩?!?/td> |
| 骨肉離散 | 《詩經 唐風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時也。君不能親其宗族,骨肉離散,獨居而無兄弟,將為沃所并爾。” |
| 楊柳依依 | |
| 活蹦亂跳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。” |
| 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