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身立命的成語故事

拼音ān shēn lì mìng
基本解釋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
出處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僧問:‘學人不據地時如何?’師云:‘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?’”
暫未找到成語安身立命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安身立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功虧一簣 | 《尚書 旅獒》:“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” |
| 大公無私 |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。” |
| 冷若冰霜 | 清 劉鄂《老殘游記續集》第二回:“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,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。” |
| 太歲頭上動土 | 元 無名氏《打董達》第二折:“我兒也,你尋死也,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!” |
| 以小見大 | 老舍《趙子曰》:“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,可是以小見大,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。” |
| 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| 喟然長嘆 |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顏淵喟然嘆曰:‘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’” |
| 拭目以待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朝廷舊臣,山林隱士,無不拭目以待。” |
| 名重一時 | 宋·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,名重一時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川俱問道。” |
| 主憂臣勞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臣聞主憂臣勞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會稽,所以不死,為此事也。” |